2008年11月16日星期日

[連署文告] 捍衛校園民主 擺脫權力矛盾——新紀元學院旅台校友聯署聲援

新紀元學院旅台校友日前舉辦《新院風波,換你來説》論壇,經商議後,決議連署發表聲明,肯定新院學生發聲的權利,更對此新院風波發出看法。以下節摘連署聲明的内容,我們非常希望各位旅台校友加入聲援的行列,更希望關心新院風波的各方好友能夠以相同的方式進行連署。我們希望能夠短時間内收集大家的回應,明日將會將此連署正式發佈給大馬媒體,名單也會陸續更新。

若要閲讀連署聲明全文或加入連署的盟友,請到《捍衛校園民主 正視制度矛盾——新紀元學院旅台校友聯署聲援》

————————————————————————————————————

我們是一群新紀元學院的旅台校友,對於新院近數月來的權力糾紛,身在海外的我們實在無法置身事外。近日學生和講師身體力行新紀元的民主自治精神,不僅聯合發表聲明且對董事部葉主席新田的不表態、不正視、不回應的無禮態度發起「靜坐翻書」,身為校友的我們深感欽佩並且致上高度的肯定與支持。

董總日前高調唱和高教部介入之說,突顯了董總對於自身位置的權利與義務的無知,無能認清華教與國家機器之間的辯證關係。至於排除異議、無視衆人的聲音宣佈新任院長人選,也完全違反了新院的最高指導原則——校園民主、學術自主、學生自治。關心新院的旅台校友們深感事態嚴重,決定舉辦《新院風波,換你來説》論壇。經商議後,僅此發表《捍衛校園民主 正視制度矛盾——新紀元學院旅台校友聯署聲援》。

反對不當處理院長續聘和遴選事宜

我們反對董總以出資人身分極力爭取新院的人事絕對管理權,在處理「不續聘院長」到「遴選新院長」的過程中,並未給予正當理由而不續聘現任院長柯嘉遜博士,隨即於924單方面進行公開徵聘院長,並「聲稱」此一遴選制度理當公正專業與透明化。1113,師生進行靜坐翻書抗議首日,在未提供師生和華社合理的解釋下宣佈潘永忠博士為新任院長。

遴選院長委員會的組成和運作全然在董總以黑箱作業方式進行,不只公正透明原則沒有顯現,也未給予具同等資格的應徵者公平的競爭機會。事後的聘任文告中更沒有説明這位曾經發表數十篇與生物分子和生物科技相關論文的「準院長」,對以人文學科爲主的新院到底有何實質幫助或具體的發展計畫。一系列的舉動充分顯示了董總嚴重缺乏學術管理的專業知識,也讓它在師生及華社心目中長久建立起來的公信力頓時蕩然無存。

旅台校友經論壇商議後,一致認為師生現階段所提出的「續聘院長,維持現狀」訴求容易陷入或強化挺葉/保柯的二元論,將支持對象神聖化而無法擺脫人治迷思,並且模糊了事件的核心焦點。因此,旅台校友們強烈主張:基於董總並未給予合理的不續聘理由,所以我們反對董總不續聘柯院長,但續聘年數和條件必須進一步釐清。

我們認爲至為關鍵的,是新院風波非一日之寒。新院10年來未能在制度管理上邁向民主化和專業化,導致校園民主、學術自主與學生自治名過其實,董總董事部和新紀元學院院方的實應反躬自責。因此,我們強烈呼籲兩造責無旁貸履行以下訴求:

1)保障校園民主、學術自主及學生自治作爲管理新院的最高原則

2)公開透明化校園發展計劃 走出南大鄉愁

3 成立院長公開遴選制度 重新檢討新院理事會

我們希望董總和新院院方能夠認真聆聽華社和師生的聲音而對自我位置徹底反思。真正維繫整個華文教育的是由下而上的華社各階層,而真正滋養新紀元成爲獨特的大專學府的是民主化和學術專業化的堅持。我們反對任何息事寧人、萬事以和為貴的保守作風,拒斥原本進步的母語教育運動簡化為充滿悲情和純感性的論述,而主張學習正面迎向社會内部的衝突、矛盾和異議並積極嘗試解決,這是邁向公民社會的必然條件。

謹此,我們再次重申:校園民主、學術自主和學生自治是新院的絕對最高指導原則,任何違反此一精神的言論或舉動,必須極力予以反對的聲音,這不僅是維護師生們作爲校園公民權益的基本體現,也是我們華社、甚至跨族群、跨階級的社會所極力試圖保障和爭取的公民權益。

我們強烈呼籲各新紀元旅台校友能夠加入我們的聲援行列,更歡迎認同此聲援的各地盟友利用相同形式進行聯署。



[+/-] 繼續閱讀...

2008年11月12日星期三

[網站訊息] 華教海德公園

親愛的大家,

有位學長傳來了以[“维护华教队伍完整性”联盟]為名的網站連結,以下附上其相關簡介。若你認同他們的訴求方式和立場,或可在那裏留言或投稿。我覺得比較珍貴的是,這個網站收集了很多近期大馬電視媒體的片段,算是補充大量仰賴平面或網絡媒體的訊息。

圍巾


簡介:
我们是一群关心社会动态,热爱和支持母语教育尤其是华文教育的人士。由于此次新纪元学院事件所引发的争论,已深深影响了华教运动的未来发展,遂决定成立 “维护华教队伍完整性”联盟,希望以我们微小的力量,为华教运动尽一份绵力,让华教运动重新回到群众。华教队伍不应分裂,不能分裂,也没有理由分裂!

联盟最高信条:维护校园自主、学术自由、学生自治。 我们谨此宣誓:我们将以认真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鄙视粗俗、斗臭、斗烂的作风;我们以肚懒的力量,从悲伤中重新站起来,展现智慧的一面,为新纪元学院这座教育殿堂,正本清源,还华教一片净土! 我们期待华教革新运动的展开,从新纪元学院的校园出发,呼吁并号召全国爱护新纪元学院和华教的人们,一起来还华教一个自由的空间! [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读者投稿,惟本站拥有文稿的最后编辑和录用权。电邮:guanxin.chinese.edu@gmail.com]

[+/-] 繼續閱讀...

[活動訊息] 新院風波.換你來説 新紀元旅台校友論壇

院風波·換你來説

新紀元旅台校友論壇

日期:1114

時間:7:30pm

地點:世新大學 新聞大廈(簡稱「J大樓」)J102教室

如何去世新大學:http://www.shu.edu.tw/about/about_11.htm

新聞大廈位置 http://www.shu.edu.tw/about/about_visitMap.htm

(地圖請見附檔)

【新院風波簡介】

數月前,董教總教育中心(非營利)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部與新紀元學院因權限關係而起爭執。新院風波一直延續至今。媒體報道、評論與讀者來函紛紛加入論戰。涉及此事件的除了挺葉派、保柯派兩照之外,教職員、在籍學生、家長也動員組織起來公開發聲。近期高教部更傳來「不排除介入」的訊息,促使部分華社團体與其他大學學生組織也紛紛表態,聲援新院學生維護校園自主。

對此,我們希望能夠聚集在台的新院校友,以及關心大馬教育問題的朋友,針對這次的新董權力鬥爭事件辦一場論壇,試著討論和深化不同的論述,以及反思學生權益、校園自主、華教及大馬教育的問題。

論壇流程

時間

項目

7:30-7:45pm15min

主持人引言

7:45-8:20pm35min

第一階段交流:現場同學發表建議與觀點。

8:20-8:30pm10min

休息。

8:30-9:30pm1hour

第二階段討論:針對第一階段整理後的觀點。

論壇議題】

1. 討論這起風波中不同發言人/團體與立場,包括:挺葉派、保柯派、學生組織等。

2. 討論保柯/挺葉或續聘院長 維持現狀之論述的可能性和困境,提出其他可能性的的觀點與論述。

3. 「溫情」論述的策略之其利/弊?例如:去政治化問題。

4. 「續聘院長」為其中一項主要爭議議題,分析「院長去留、遴選制度、校園自主」之間的關係。

5. 反思MQA課程認證、華文教育及大馬教育的關係。

6. 以上議題皆可增刪與異動。

【聯絡方式】

若有興趣出席者,請主動回函,或寄至 necms03@gmail.com

王同學 0983-144-106

張同學 0930-144-774

[+/-] 繼續閱讀...

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

[預告+徵詢] 新紀元旅台校友論壇

親愛的大家,

至今,新院風波似乎仍找不到更好的處理方式。

目前,網絡媒體的讀者來函源源不絕、學生和老師也開始在網上發表意見,不少校友也一直努力地加入論述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在屆學生出現了不同的學生組織,他們發聲和爭取的目標其實有別,其之間的差異值得討論。隨著五位主任辭職後,在屆學生和家長甚至組織起來試圖聲援續聘Dr. Kua。就連“外圍”的華青團與學生組織都紛紛加入論戰,避免高教部的介入(但若新院的問題是凸現華教困境,也是大馬教育畸形發展的產物,那就沒有所謂外圍不外圍的問題了)。

對此,我們希望能夠聚集在台的新院校友(尤其最近在多個有關大馬主題的講座踫到很多來自新院媒體系的同學),針對這次的事件辦一場論壇,試著討論和深化不同的論述,以及反思從媒體系人事更動到現在新董權力鬥爭的問題。

關於論壇:
目前初步討論的結果是,我們希望能夠以論壇而非講座的形式進行。論壇,只需要一個主持人/引言人負責做一個overall的簡介,主要工作是引導、帶領大家的討論;而其他出席者都是潛在的發言人,希望讓更多的人參與討論和發言,而非請幾個特定的主講人"報告"。

主題:
1.希望能夠突破挺葉保柯、甚至目前的溫情牌,掩蓋了這次風波原有的尖銳問題。
2.希望能夠不僅僅談論新院,而是由這次的風波出發,反思這對於華文教育及大馬教育有著什麽樣的啓發。
3. ____________ 由你來決定,甚至你認爲要反駁上述兩種主題。

出席對象:
我們當然歡迎任何關心此議題的人出席。不過,由於我們第一次辦這樣的論壇,因此最先要"召喚"的對象是新紀元學院的校友,希望參與者的多樣性能夠做到跨系,儘管我們現在仍是在媒體系的傳播管道發佈消息,不過我們私下會請中文系的同學幫忙,希望各位交友廣闊的大家也能夠協助我們廣發訊息。如前面所述,我們歡迎對此議題關注的各界人士參與,包括曾在董總工作、僑生、外籍生......請恕我們無法一一將各位列出~~~

時間地點:
我們知道大家在這一周都會陷入考試瘋狂期,但礙於新院最近的局勢忽起忽落,我們希望能夠儘快進行。目前暫定本週五或周末,但一切最遲在禮拜三敲定。


在此,懇求大家的幫忙
1. 建議可討論的議題
2. 請臺灣各校的新院校友"現身"^^,利用email或留言的方式,告知你們的學校、系所、姓名、聯絡 方式,第幾屆畢業生、在新院所就讀的系所。我們希望能夠建立起較完善的網絡,方便日後召集 大家,甚至若需要任何聲援的行動,也可在短時間内跟大家聯絡,徵求大家的同意。
3. 若你手上有收集任何相關的資料或剪報,歡迎跟我們分享~~~~~

若有任何回應,可在媒體系部落格[媒希望—我們這一班]留言、或 email: necms03@gmail.com


非常需要大家的積極參與,請大家幫忙廣發訊息。最後的最後的最後,也歡迎各地的校友在其他地方進行相似的活動。最終的目的很簡單,希望曾經走過這間學院的校友,能夠以親身的經驗和所學的知識來詮釋和分析現有的狀況。

[+/-] 繼續閱讀...

[轉貼文章] 课程认证与“认证”华教——致蔡维衍博士

1.11.2008 4:17 pm
cfhing

我文科出身,与蔡维衍博士的经济管理专业无涉,但对蔡博士的大名早有所闻,一直崇敬有加。在10月21日由隆雪华堂主办的新纪元风波交流会上首次见到蔡博 士,果然谦谦君子,文质彬彬,可惜始终没有机会进一步交流。在这样一个庸人横行,小人当道的时刻,点头之交反而更令人珍惜与怀念。

蔡博士对我先赞后弹,继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愧是一位称职的学者。难为他熬夜撰文发稿指教,无非为了说明“课程认证绝对不是锦上添花,它是起码的必需条件”。作为后学,我了解他的发言位置,并深深感谢他的用心与苦心。

其实,蔡博士打的都是自己的影子。蔡博士一再强调:“在马来西亚,课程认证是必需条件”,这是他尝试倡导的命题,而且证据凿凿。但我们不应忘记,课程认证也是现代教育制度化以后的产物之一。然而,我们关注的,不是自欺欺人或狂妄自大地否定这条“游戏规则”,而是质疑:

(一)所谓认证规则从制定拍板到贯彻落实是否能体现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语言、宗教与教育背景。

(二)谁的认证标准?国内各主要教育团体是否都有足够的代表性参与制标工作?

(三)何人执行认证工作?

(四)如何确保课程认证最终不是把华教也“认证”掉?前车可鉴,原本以母语华文教授的数理科不是已经被彻底“认证”掉了吗?——而认证标准是:英语是国际语言,科技语言。堂堂的国文国语都要靠边站,何况是族群语文。

对 于新纪元学院课程认证问题,我的看法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理论上,课程认证无非是课程品质与实力检验的重要手段。就此关键,新纪元学院各学系如果有能力和 国外优秀乃至顶尖大学缔结联系,进行学术合作与课程学分转移,有什么比这种“认证”更重要呢?问题在于新纪元有没有一个明确而集中的办学方针而已。

无 可否认,课程认证让新纪元学院更接近或符合成立大学的规格与标准,但这并不保证它必定可以从高教部取得升格大学的准证。道理很简单,倘若新纪元坚持保留以 华文华语为教学与考试媒介语选项之一,在现有政治格局,则可以预见当年陈修信对争取创办独大所施的魔咒将转而附身于新纪元。

华社必须看清问题本质,新纪元学院升格大学的问题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民族教育与单元——国家主义教育“如何兼容”的问题。遗憾的是,有些人却把它视为“可以不可以兼容”的问题,但这是另外一个课题,此不赘言。

课 程认证愈多愈可以让华社感觉到有关方面对华教的“宽厚”,但华社不要天真地把“宽厚”视为对方最后的全部的底线。有无认证,华文教育依然得继续走下去,这 就是吾所谓锦上添花之所由也。此外,如我上文认证华教所言,我们当前面对的是一个隐晦,且力量更强大的势力——全球化趋势,华教工作者更不可掉以轻心。

可以预见,以巫统为核心的权力集团将巧妙借助这股力量,遂其单元——国家主义教育之目标。毕竟,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否定国家教育政策的全球化宏观视野与应对策略?作为华教最高领导机构,董教总是否已经准备好面对这一头伺机逼近的隐形历史巨兽?

我 们都知道,马来西亚资格认证(MQA)是整个国际认证标准之一环,但所谓国际标准说穿了只是西方后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虽然MQA不是专门借来对付新纪元 学院,但不要忘记,对权力集团而言,新纪元学院永远都是一只最忌骚扰的——沉睡的狗(借柯嘉逊语),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华社永远不愿看到权力的老饕们 对它垂涎而动刀。

在马来西亚的单元主义政策下,华文教育原就被视为政治不正确(political in-correct)。蔡博士撇开重大的现实问题不谈,却在枝末问题上盘桓兜转,大体可以看出蔡博士对整个新院事件的问题意识不敏,掌握不到或拒绝直面 问题本质,我希望这不是马来西亚华语圈知识分子的问题。

我们有太多的技术性知识人,却少有敢于思考,敢于批判及敢于直面问题,乃至敢于承 担言论后果的知识分子,而栖身学院者犹然。技术化的特征就是专拣枝节问题做文章,因而往往无关宏旨。这是认识上的局限,也是琐屑化的思维特征——马来思想 界所谓的pemikiran picisan。我完全没有否定或轻蔑处理枝节问题的意思,毕竟它还是有廓清模糊地带的作用。但在新纪元事件中,它免不了必须与大前提相呼应,否则,再严 谨的治学终将毫无意义,而慎重的发言更暴露知识人的苍白。

原文出自[獨立新聞在綫]的[讀者來函]

[+/-] 繼續閱讀...

[轉寄前代主任張永慶的信] 給Dr. Kua的寄語

以下為前代主任張永慶於11月7日轉寄到媒體系信箱的訊息。

Subject: 请支持“给院长的寄语“活动 Please support the "Salute to Dr. Kua" activity

各位
大家传给院长的寄语一直在增加中,请看最新寄语:
Dear all,
We have more than 30 messages at the website "Salute to Dr. Kua" (in Chinese):
For those that wish to post their message, pls send it to guanxin.chinese.edu@gmail.com or just reply to me with the format below:
- Sender:
- Role:
- Message:

[+/-] 繼續閱讀...